以土地流转大户为重点【厨具】
汤阴县是小麦主产区,投资803万元安装“蓝天卫士”农田监控系统186处,实现对全县56万亩农田全覆盖和实时监控,填补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监管“盲区”。又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小麦产业链:第一步是加工面粉,这里分布着益海嘉里、今麦郎两大面粉厂;面业加工,引进四川濠吉年产10万吨方便面生产线,还有年产3万吨的嘉士利饼干。
保障源头生态
蓝天、碧水、绿地,保原料安全
在汤阴县“蓝天卫士”监控室,工作人员点击鼠标,随着高清镜头的推远拉近和360度全景旋转,大屏幕上从一片田地、一台农机,到每一个农民施肥除草,都看得清清楚楚。汤阴县政府投资803万元安装“蓝天卫士”农田监控系统186处,实现对全县56万亩农田全覆盖和实时监控,填补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监管“盲区”。
县农业局局长郑学德说,“我们通过手机就能轻松操作,足不出户可以对农产品安全情况一目了然,一旦发现问题可以迅速安排人员去现场处置。”
蔬菜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温度,什么时候浇水、施肥?光靠经验可能会造成化肥、农药的浪费和超标。在汤阴县菜园镇葛庄村,恒大农业流转了1200亩土地开始了“物联网”新尝试。
“这里的蔬菜会说话,温度高了它发出警告,土壤湿度低了它会通知你,智能大棚会保持农作物的最佳生长环境。”安阳市恒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连喜说,除了浇水、施肥、通风等农活自动化完成外,智能控制还减少了大棚内的病虫害,农药投入减少一半以上,培育出的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100%。
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源头。没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,保障食品安全就是空话。”县食药监局局长李付国说,当下,食品生产环境更加复杂,受气候、水质、土壤等因素影响,食品安全风险的因素也在增多。
为减少要素对食品的不利影响,汤阴县实施了“蓝天、碧水、绿地”三大工程,为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提供良好生态保障。
抓好大气综合治理。取缔34家“十五小”企业,不引进污染企业,并逐步搬迁现有排放企业。与此同时,环县域、环县城、环集聚区建设了3条30米宽防护林,产业集聚区、安汤一体化70平方公里范围内,全部被防护林保护,营造空气清洁的小气候。
生活生产用水达标。投资1.5亿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,让居民和农作物都能喝上安全放心水。政府补贴企业生产采取纯水制作、废水净化工艺,根据其投入情况分梯度进行奖励。扩建、新建3个污水处理厂,确保县域内流经的所有地表水,都符合国家标准。
无公害化种植减农药。以土地流转大户为重点,推广无公害化种植技术,促进全县范围内农产品种植合理使用化肥,减量使用农药,2015年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5.9%。其中,有机食品认证89个,无公害基地认定14个,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个,绿色A级食品认证4个。
擦亮诚信招牌
守信者处处受益,失信者寸步难行
今年3月份,汤阴县88家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和群众投票评选出来的食品经营单位,被授予荣誉称号。活动期间,超过5万人次浏览了评选网页,评选微信平台在一个月内集聚了近2万个用户。
汤阴县县长宋庆林介绍,近年来,各地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,通过比较发现,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,依靠诚信经营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口碑、赢得市场。县里决定,把食品企业的诚信问题放在突出位置。
提起那次安全“漏洞”,博大面业安阳生产厂长杨君宇还心有余悸。“当时是情况紧急,拉货的货车就在仓库外,就等检测结果合格装车发货。”今年4月13日公司馍片产品检测,工厂化验人员反馈微生物超标,国家标准为小于等于10000,检测结果均呈11000多。
可是货款已经支付,如不发货耽误就要赔付超时滞纳金,当时决定查找不合格原因,本批货暂停外发!工厂立即从生产环境及过程各方面进行排查,未发现异常后,随即申请本产品呈送质监部门进行权威检测。
4月14日将产品送到市检测中心,4月17日将“漏洞”查出,原来是化验人员在做微生物实验时将试剂浓度制备错误,才将结果扩大了十倍,而实际结果为1000多点。
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我们可不能拿着企业信誉和老百姓的信任打马虎眼。”杨君宇说,虽然超时发货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,但总算没有造成食品安全事故。
“让守信者处处受益,让失信者寸步难行,是我们构建诚信体系要达到的效果。”宋庆林说,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,只有把监管重心由事后追责转到事前防范,才能有效避免信用风险、促进安全交易。
为了奖优罚劣,汤阴县专门建立了“红黑榜”,评选出88家诚实守信、群众好评的示范单位,给予资金奖励并列入红榜正面宣传;建立监督举报系统,结合监管评价结果,将违规经营者纳入诚信“黑名单”进行公告,目前已有53家企业名列“黑榜”受到处罚。
汤阴县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推进诚信体系建设,为16家重点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9800万元。同时,为防范赔付风险,汤阴连续两年在全县推行食品安全统一责任保险,和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合作,在管理者、生产者、经营者等各个环节履行自我诚信承诺书,并聘请第三方专家评估。
目前,汤阴投资167万元,将173家食品企业、全县群体性聚餐和在校就餐师生纳入统保范围,风险保额2.6亿元,实现了保险全覆盖。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,先通过保险体系予以赔付,再启动程序追究责任,最大限度、最快速度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宋庆林介绍,产业集聚区是河南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成果,汤阴依托这一载体,努力打造出层次高、信誉好的企业和品牌,对申请在集聚区经营的食品企业,增加诚信审查环节,从经营实力、诚信记录等方面严格把关。“三年内有过质量问题或失信行为的企业,拒绝其入区发展。光今年,我们已经谢绝两家有过不良影响的企业。”
产业链条全透明
从车间、厨房到执法检测,实时直播,全程追溯
汤阴地处豫北平原,土壤肥沃,水源充足,素有豫北粮仓之称。以小麦为例,汤阴县是小麦主产区,当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小麦产业链:第一步是加工面粉,这里分布着益海嘉里、今麦郎两大面粉厂;面业加工,引进四川濠吉年产10万吨方便面生产线,还有年产3万吨的嘉士利饼干。企业废固料转入饲料企业供应养殖基地,之后为肉类加工企业提供畜禽。
目前汤阴县已经形成了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肉鸡、食用菌、生猪、蔬菜、中药材、肉奶牛等9条完整产业链。如何对食品生产、销售实现全链条有效控制,是实施风险管理、确保食品消费安全的关键。
走进汤阴县食品安全视频监控中心,大屏幕正实时直播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饭馆、学校食堂后厨的画面。点开一家餐馆的监控画面,食材完成粗加工进入操作间后,从分拣存放到加工装盘,甚至连厨师的切菜细节都可以通过摄像头同步拍摄、传输,在电子显示屏即刻呈现。
“目前,16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,均已完善电子监控系统,已实现幼儿园、学校食堂及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的全覆盖。我们推行视频监控系统,是为了打造‘透明车间’‘透明厨房’。”李付国说。
“一张动态图,黑、红、蓝、黄四种颜色就能看清整个执法过程。”食药监局工作人员王乾介绍,黑红蓝三色代表县域内的食品企业和经营户被监管情况,黑色是指有过食品安全违法经历的企业和经营户,红色是诚信企业,蓝色为一般企业,而黄色为执法人员的位置。
执法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发现问题,及时通知对方整改,实时监控存证;在移动执法时,执法人员可以通过手机传回现场文字、图片、视频,数据直接接入后方监控中心,后方通过定位实时反馈跟进。
过去,检测机构隶属于各行政监管部门,自己检验、自己执法,检验结果缺乏公信力、权威性。为了扭转这一局面,汤阴县于2014年底开始探索对县域内分散在质检、食药监、农业、畜牧等部门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进行整合,2015年成立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。
如今,业务由检测中心单独作业,“管办分离”,检验项目覆盖食品、农产品等多个领域424种产品、1064个参数。有效性的提升增加了检测的权威性和可靠性,今年4月以来,抽样检验检测开始实行政府购买服务,免费提供抽检,不少企业由“不愿检” 转变为“主动检”。今年以来,快检食品849批次,通过第三方抽样检测703批次。
说话间,王乾打开手机扫描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的“博码”,这是由20位数字及相对应的浮点组成的图案,除了基本信息,食品的原料来源、检测报告等重要信息也能即刻查询到。“如果说现在市面上商品用的条形码是一代身份证的话,那么博码就是第二代。”王乾介绍,博码拥有海量的排列组合,可以保证每个产品拥有唯一的博码标志,能够对本县食品企业的产品进行全程追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