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为当年智能马桶盖的内销量约195万台【厨具】
门锁、卫浴、照明、晾衣架等几个行业,本来是泛家居行业的自留地,但一拨看起来不相干的公司,借着智能闯了进来。
手机起家的小米、出身电信设备的华为、做安全软件的360、以搜索引擎为主业的百度等等,或多或少都有几款拿得出手的智能家居单品。
其实,苏宁易购去年就动手了,当时联合三星、亚太天能、汇泰龙、鹿客等智能门锁品牌,成立了一个智能门锁联盟,推“三免两保”的行业标准。当时并没有说自己要做产品,没想到,一年后,苏宁居然自己干起这事儿。
宜家去年的时候,发布了Tradfri的照明系统无线控制中心,据说滚动控制器,就能控制灯光,一套产品的价格大概是586元,不便宜。
如果再不抓住智能的风口,拿出自己过硬的产品,那些靠门锁、卫浴、照明、晾衣架起家的老大哥们,自家的一亩三分田要被一点点地蚕食,过几年后,或许扭转局面的机会都没了。
壹|京东、苏宁也入场
2018年的智能家居战场更热闹,京东、苏宁都已做起智能产品,坐拥强悍渠道的两位零售大咖,能搅起怎样的风云,很是值得关注。
据大材研究观察,2018年6月,京东自有品牌“京造”,推出智能锁,售价1599元。随后的8月底,以1499元展开秒杀。
9月25日,苏宁举行智能产品秋季发布会,成立苏宁智能终端公司,发布智能门锁、智能闹钟、智能墨镜、智能音箱等多款智能单品,同时推出BiuOS系统。
怎么两位零售大佬踏足制造业,居然都瞄准智能锁了?大材研究认为,一种很明显的可能是,智能锁极为可观的增长速度,外加上可扩张的庞大市场空间,吸引了两大顶级高手的目光。
苏宁易购前段时间有一份报告显示,智能门锁的销售爆增,2018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速是1228%,另外像智能摄像头的同比增速是334%,说不准下一轮该做摄像头了。
京东呢,2017年618的同比增速是6.5倍。太可观了,何况咱们国内的智能锁普及率还非常低。
今年连京东、苏宁、亚马逊这种做零售的渠道商,也不甘寂寞,扔了几颗棋子进来。
还出现了一些本身并不是卫浴起家,但借道智能驶入卫浴赛道的,掠食者极多,比如:便洁宝,隶属于星星集团,特别专注,旗下产品几乎只有智能马桶、智能马桶盖,大材研究注意到他们上市了一款能够监测人体健康的智能马桶。
与智能马桶一样,至少有一半的一二线卫浴品牌都在做按摩浴缸,也可能做蒸汽房,前瞻产业研究院有一个数据认为,2014年,全球按摩浴缸及SPA水疗池的销量约为33.31万台;预计2018年销量将达68.98万台。
尤其是好太太,被视为晾衣架里传奇般的存在,因为它靠着这款产品,居然在A股上了市,2017年营收突破11亿元。
传统的卫浴品牌,想必已经感受到了这些新兵们的杀气腾腾。有些专业品牌的智能马桶盖,碾压了绝大多数传统的一二线专业卫浴品牌。
保险,是指苏宁与品牌方联合增送家庭防盗保险,10万元起。
贰|酣战,酣战,惊起诸军争渡
集邦咨询LED研究中心有个数据是,2017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接近46亿美元,年成长率高达95%,预计2020年可达134亿美元。
就拿欧普来说,它专门有一个智慧灯光的软件,用来控制家里的智能灯具,调光调颜色等,步子迈得不算小了。跟华为有一个合作,加入了华为的HiLink智慧家庭生态,所推的智能单品包括:智能装饰灯琼羽、智和空间情景灯、智爵台灯、小O、幻彩明辉等。
还有阿里云等机构操刀的《2017中国智能锁应用与发展白皮书》,里面公开了一些数据:2016年中国智能门锁零售市场出货量为180万套;2017年则达到了350万套。
就门锁、卫浴、照明、晾衣架这四大板块的情况看,当前的智能化规模已经很可观了,如果对标欧美发达国家的普及率,可想象的财富空间之大,任何大佬都不可能淡定。
也有专业品牌,包括:凯迪仕、德施曼、鹿客、普罗巴克、第吉尔、豪力士、纽维尔、青松沃德、安朗杰、耶鲁、亚太天能、VOC、摩力、典匠、掌门之星、因特、智家人、科裕、安居邦、箭牌、必达、天诚、汇泰龙、樱花、卡迪龙、天宇、通用、三环、固力、高利、曼亚等。
智能卫浴、照明、晾衣架等,何尝不是如此。
据大材研究初步统计,每个领域的一线品牌里,几乎90%的公司都已动手,不过只有一半的公司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主力产品。在二线品牌里,也有70%左右的公司在研究智能技术,推智能单品,有些借助电商渠道或者加入大公司的生态圈,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传统的一线。
华菁证券甚至在一份报告里认为,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到2020年可达1.12万亿元。从2018年开始,智能家居进入快速发展期,传统企业、互联网巨头、创业公司都可能分到一杯羹。
外加上一些新公司,最近五六年成立的,拿到了不少投资,动辙上亿的都有,各种迹象已表明,这不仅仅是趋势,而是不可阻挡的大潮流。
可以说,在智能晾衣架这事儿上,耕耘得比较深。
竞争也非常激烈,任何一个方向,是上千家公司对阵,都没有占得领先地位,有些公司甚至还没有赚钱。毫无疑问,结果只能是,大部分公司赚一些小钱,后续交锋中逐渐熬死,最后离场。能长成大树的,估计不到一成。
另外还有智能浴室柜,比如自带消毒、LED显示屏、除雾镜等设备。智能感应灯,上厕所或者洗漱等,浴室灯具通过感应人的出现而打开。智能毛巾架,能自动烘干。
便洁宝的做法,明显区别于其它做智能马桶的同行,因为大多数公司一手做智能马桶,同时会涉足淋浴房、浴室柜等系列。
据大材研究不完全统计,大多数传统的一二线品牌,旗下或多或少都有主打智能卫浴单品,包括:九牧、恒洁、金牌、浪鲸、箭牌、TOTO、科勒、惠达、欧路莎、法恩莎、安华、西马、乐家、美标、金牌、澳斯曼、东鹏、帝王、杜菲尼、日丰、和成、帝朗、中宇、辉煌、申鹭达、华艺、汉斯格雅、心海伽蓝、阿波罗、英皇、鹰卫浴、苏泊尔等等。
另外,出现了一些偏重智能马桶,或者借智能马桶起家的专业公司,比如摩普,2009年成立的新公司,刚开始明确定位智能马桶,还有2013年成立的德希顿,主打也是智能坐便器。2017年的双11排名里,智能坐便器前10强中,摩普与德希顿都有一席之地。
可能有人对上面提到的“三免两保”有兴趣,顺便介绍一下,对其它做智能单品的创业者或许有启发作用。
做得大的公司,可能上马整体智能卫浴,也就是智能卫浴间,比如科勒,就在做云镜系统,智能厨卫,它的厨卫产品搭载了智能芯片,涉及大概有50多个单品,用户通过APP就能遥控浴缸放水,预设淋浴系统,设节座圈温度等。
松下、海尔、小米旗下,都有智能马桶。小米的智能马桶盖由智米生产的,小米生态链上的一家公司,注意,它做的是智能马桶盖,不是智能马桶,售价999元,2017年9月在米家有品首发。
除了智米外,还有一个芦芽智能的公司,在小米的众筹平台上搞活动,品牌名字叫小鲸洗,其功能跟市面上流行的同类产品区别不大,可用米家APP控制,Pro版的众筹价是1099元。
还有诺维达,1984年由三星创办的公司,2011年加入科勒,据公开资料,大概在1996年的时候,他们就在生产智能座马桶盖,请了韩国演员金荷娜代言。有趣的是,诺维达还做水热毯、空气净化器。
飞利浦的智能灯泡Hue早已打下赫赫名声,价格依然不低,接近1000元人民币。三星还推出了SmartThings智能灯泡。
保修是1年内免费保修,2-3年内配件免费保修、上门费200封顶,3个月内相同问题二次上门,费用全免。
不过,市场空间很大,现在都有机会,大材研究查询到了智能马桶的一些销售数据,作为参考:早在2015年的时候,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智能卫浴电器专业委员会就公开了一个数据,认为当年智能马桶盖的内销量约195万台,同比2014年增长80.5%。
阳光照明引进京东微联,推出了阳光智能中继球泡灯、智能慧眼台灯。海尔单独发布了小管家智能照明。
按摩浴缸、蒸汽房的市场规模应该不比智能马桶差,只不过这两件装备占地面积较大,往往适合于大户型、高星级酒店会所,以及别墅场景。
三免是指免材料费、免上门费、免安装费;两保则是保修与保险。
没有找到卫浴相关协会公开发布的数据,很难准确把握市场规模。大材研究专门查看了天猫的数据,浴缸销量还算可以,但按摩浴缸不太乐观,单品销量排名前五的有:
有意思的是,掠食者不光是传统的卫浴大牌,还有一些名气不是非常大的新锐公司,比如欧凯伦、碧洋等。
促销价2088元的碧洋按摩浴缸,月成交65笔。
促销价525元的梦特欧小户型按摩浴缸,月销59笔。
无论销量如何,从中看到了一大拨前景不错的卫浴公司,都在付诸努力。
促销价10599元的欧路莎坐泡两用按摩浴缸,月成交50笔。
促销价1856元的欧凯伦嵌入式按摩浴缸,月销50笔。
促销价2838元的欧凯伦冲浪按摩浴缸,月成交72笔。
另外还有LIFX Color 1000、Lutron Caséta Wireless、GE C Starter Kit、欧司朗LIGHTIFY、贝尔金WeMo和GE Link Starter Kit等多款智能灯泡。
肆| 从头跃
早在几年前,就有人在盯智能照明,部分敏锐的大牌,早有布局。有些新公司就是all in的姿态杀入,很拼。
在国内市场上流传的智能马桶或智能马桶盖品牌,还有不少,比如人文、德朗斯汀、津上、裕津、韩国爱真等等,竞争可以说是非常激烈。
或许智能卫浴赛道,是传统掉队者们的新机会。
新锐公司里拔尖的也有不少,比如涂鸦智能的智能照明整体方案;小龙智能的WiFi路由器灯泡,进行灯泡群组管理,一键设定场景氛围。
大材研究注意到,邦先生众筹之后,曾引起了大量媒体关注,而且小米社区在2018年7月份时招募过“邦先生智能晾衣机体验师”,显示有159人报名参加。
Yeelight旗下主推产品里有智能LED灯,可调光调颜色,第一代产品249元,第二代59元,能通过小米智能家庭APP控制。另外还做了智能吸顶灯、智能护眼台灯、充电感应夜灯等。
之前,大材研究分析过智能家居市场,对智能门锁、卫浴、照明、晾衣架等,都有所涉及。得出的结论是,部分品类的增速极为可观,有可能将传统产品的市场份额抢一大半过来。
尤其是公开照明领域,智能已打下半壁江山,据LEDinside分析,2017年工业及商业照明已占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的60%。住宅照明的份额正在逐步提高,到2020年可能占到31%。
也就是说,你不买,不代表很多其他用户也不买。只不过,目前民用市场上,缺乏认可度非常高的爆款,所以普及率不高。假如打开了民用市场,可能传统灯具的大半地盘都要被抢走。
国内有谁在做呢?欧普、雷士、阳光、佛山照明等,凡是有些实力的,都在行动。只不过,还没有爆款。
我们可以看看这几个领域的智能单品,销量情况到底如何。易观智库发布过一份《中国智能门锁白皮书2017》,其中认为:中国智能门锁市场占有率不足3%,而欧美市场为50%,日韩则达80%,2016年销售量大概是400万台,预计2019年突破3200万套。
雷士也在做,比如也做了一个灯具控制APP,调光调色;加入少海汇,成立有屋雷士智能研发中心;内部设立了智能研究院,并成立了名叫雷云科技的人本照明实验室;联手VIVO,将智能吸顶灯接入Jovi物联。
还有一家赛立信的公司认为智能马桶的线上销量已经占到19%左右,线上成交均价大概是2089元,线上线下的均价是3769元。
如此看来,大材研究创始人邓超明有一个预判是:
一句话就是,Philips Lighting、OSRAM、Cree、GE、LEDVANCE、LIFX、Acuity Brands等国外的公司,都在智能照门的肥沃土壤上,埋头苦干。
还有像调调科技,做超级电灯、超级开关的,努力的方向是人光交互,比如超级电灯能根据音乐,自动调整色彩,营造智能视听体验。
除此之外,立达信、生迪光电、鸿雁电器、飞乐音乐、洲明科技、阳光照明等,或多或少都已插足智能照明,不过各自走的路、获得的成果有所区别。
再说做晾衣架的,以前我们想到的是:好太太、恋伊、晾霸、盼盼、欧兰特、恋晴、友利特、好易点、笑开颜、九牧、美家生活、宝优妮、奥鹏、卡贝、爱妻、郁金香等。
虽说涉足者比较多,但真正能够在智能照明领域站稳脚跟的,并不多。大材研究创始人邓超明认为,很多公司都在争取拿到智能照明的门票,但能不能拿到,以及能够拿到什么座位的门票,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论,机会窗口还是敞开的,你要做的事情,其实就是把技术做扎实,把爆品抢先搞起来,当然,还得把价格降下去。
小米也在掺合,2018年上线了邦先生智能晾衣机,能做到米家APP控制、暖风烘干、LED照明等功能。一开始就在小米众筹平台上发布,分两款,M1众筹价899元,M1 pro是1299元。
之前个统计数据,认为活跃在智能照明领域的新三板企业至少有20家,包括:华联电子、东惠通、冠明智能、朗越能源、星美灿、电明科技、达伦股份、邦奇智能、安明斯、柏尔智能、复展科技、顺舟智能、尊宝智控、友亿成、合力达、迈信物联、联力股份、全华光电、嘉泰智能等。
两保的具体内容做得很不错,有两项:
比较早的时候,好太太就在做智能晾衣机,可以做到一键升降、风干烘干、杀菌消毒等功能,几年前就在推行智能晾晒,拿出了智能声控、APP云智能控制等技术,甚至还成立了一个广东省智能晾晒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
叁| 老司机
卫浴起家的九牧,2009年就专门成立了经营晾衣架的公司,目前定位于“高端智能晾衣架”,晾晒产品体系跟好太太区别不大,同样有智能遥控系列,不过名气相对小一些。
另外,晾霸、恋伊、恋晴等多家做晾衣架的公司,都已推出了智能单品或系列,比如恋伊的E78电动晾衣架,恋晴的智能晾衣机等,大家的功能差别不大,围绕烘干、杀菌、LED照明、无线操控等卖点做文章。
少部分产品会考虑到蓝牙音乐、空气净化等,或许还会出现带香氛的晾衣机。
有意思的是,在天猫平台上,销量比较好的智能晾衣架里,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传统大牌,而是挤进来了不少名气不大的新锐品牌,比如:太太乐、天邦、欧希玛、瑜儿菲、曼斯库博、e博、慕品、莱圣、欧兰特、富涤、kfe、新晖等。
创办时间不长的新公司也非常多,比如欧瑞博,2011年成立的公司,拿到过2亿左右的投资,主要产品里除了智能锁,还有电动窗帘、电动晾衣架、智能插座。
伍|齐头并进
国内的势力其实也不弱,比如小米的力度就很大,投资了几家公司都在做智能照明。比如Yeelight,就是小米生态链上的智能照明排头兵。
有公开数据认为是1300多家智能锁公司,3000多个智能锁品牌,既有综合性的行业巨头,比如:海尔、海康威视、大华、联想、中兴、TCL、美的、创维、360、飞利浦、汉王、荣事达、海信、正泰、四季沐歌、松下等。
群雄并起,又将是整个市场的一次洗牌,座次重新排。没有抓住前几轮机会的公司,现在就是上位的窗口期。
卫浴板块,其实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智能市场,有代表性的产品包括:智能马桶、按摩浴缸、智能蒸汽房等,至少有10年左右的技术积累,国外还更早。
而那些还没有拿到智能门票,没有智能技术积累,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智能单品,也没有加入大佬们的智能家居生态链的,就比较危险了。